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太极文化 > 太极养生 >

太极+中医=治未病法宝

时间:2017-12-26作者:YH 点击:

  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年轻人。他们在城市的公园里练习太极拳的推手(揉手),几个回合之后,突然,年轻人弹跳而起,退了好几步;而耄耋老人则闲庭散步一般,白髯飘然,神采飞扬。

  一个穿白大褂的老者,坐在医院的门诊部中,面对刚刚进来的一个萎靡不振的患者,轻轻地安慰了几句,然后,把一只手放置于患者的手腕处,略一停顿,随之,拿来一个处方笺,用毛笔写上几行字,患者看了看,精神顿时振作了起来。

  这是两个常见的场景,一个是太极拳爱好者的友情交流,一个是医院的中医大夫开处方,看起来两者毫无关联;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两者其实大有关系,甚至可能那个耄耋老人,正是在医院里开处方的中医大夫呢!

  中医和太极拳,根源上其实是一家人,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只不过,因当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人们的思维参照系中,并没有把两者给联系起来。

  一、中医医理亦是太极拳理

  真正的太极拳,每一式都讲求神意气所组成的太极之阴和形体动作所构成的太极之阳的转化和互孕,很符合《内经·素问》的一句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太极之母,明阴阳,既是太极拳师功夫有成的标志,也是中医专家进入大家境界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家通太极拳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太极拳界的人士津津乐道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但是,从《内经》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雏形可能来源于中医的治疗实践。比如,《内经》中多次强调,治疗疾病,可采用“导引按跷”的方法,王冰解释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1975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帛书《导引图》中有44幅图,其中的许多图形,和当今太极拳的动作很相似。

  随手拈来,中医的许多经典理论,仿佛蕴藏着太极拳功夫的关窍。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的论述,和太极拳所主张的“开合、出入、升降、聚散、化”本身不就是一回事吗?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云:“天之为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太极拳神意气和形体所酝酿的连绵不断之动,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恒”动吗?

  东汉名医华佗所指出的合理运动观:“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不就是太极拳最根本的运动观吗?

  二、当代某些太极拳不符合中医医理

  当代,中医大夫几乎都习练过24式简化太极拳。但练着练着,一些人就有了疑问,甚至会产生太极拳不过如此的感慨。

  这不是太极拳的错,因为,这套24式简化太极拳,其实只传递了太极拳丰富内涵的一点点痕迹,一丝丝风景,更博大精深的传统太极拳,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24式简化太极拳的编创,据说参考了苏联舞蹈专家和体育专家的意见,因此,其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虽然,配合编创24式简化太极拳,专家们也做了一些医学机理方面的研究。

  195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出了《太极拳的生理保健基础》一文。这篇文章是苏联体育家、医学博士克拉斯诺赛尔斯基教授亲自指导,由北京医学院曲绵域医师完成的。这是一篇较早用现代医学理念考察太极拳的文章,文章认为:“太极拳和一般健身体操不同:打太极拳的时候,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和关节需要做各种复杂的与平衡的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深呼吸和横膈膜的运动,而更重要的是‘心静’,精神贯注。这对于中枢神经是有良好影响的。”

  这篇文章的发表,对推广太极拳很有帮助——太极拳作为有医疗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因之深入人心。从此之后,编创太极拳的热潮此起彼伏。

  但是,对于真正懂得太极拳价值的中医大家来说,有些新编创的太极拳,并不科学。

  著名中医家周潜川先生就曾明确表示过:“就所编造练功的‘拳路子’而论,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赅原则。尤其是有某些动作,在身法的方向转折,腿腰的消步进步,指掌的屈、伸、探、捞,胸腹的吞、吐、凹、吸,肩背的消、耸、摇、曳,头颈的顶劲撞劲,都因架子繁复,反而把全身的‘经络’、‘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例如: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

  非常可惜的是,周潜川先生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警觉。

  三、太极拳和中医须臾不可离也

  实质上,太极拳与中医,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阴一阳,不可须臾分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共生共荣。

  以前,中医大家给患者诊治疾病,不仅仅是“望、闻、问、切”和开处方、配制药剂、推拿按摩,更把讲授人生的道理(即人们常说的传道,传授圣贤之道,也可称之心理疗法)和传授涵养身心的方法(导引之术、太极之功)当成重要的内容来做。这样的治疗方式,既符合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为本的理念,也和太极拳“练整体,整体练”的要旨相匹配。

  当时有的中医专家,全天坐诊,很少有疲惫的时候。他们边为病人诊治,边进行太极拳功夫的锤炼。比如,有的中医专家(太极拳专家),号脉、开处方时,往往用一个比乒乓球略小的圆形硬物抵住长强穴(尾闾下方),据说,此法可以用于各种虚证的治疗,培补真阳作用明显。有的到了中午,就关上门诊,用练太极拳基本功——混元庄(亦称之为浑圆桩)的方式来休息;这样,站庄一小时左右,到了下午再坐诊,精力依然像上午那样旺盛。

  为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实现自身的健康长寿之目标,中医大家们往往“功夫用在医学之外”。太极拳因为和中医有高起点的血缘关系,所以,用心体悟太极拳之真谛,也就成了医学大家们的自觉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太极拳大家往往也是中医高手。因为没有中医的滋养,对太极拳的理解也就会始终桎梏在武夫的层次,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证诸实际,太极拳家和中医家的内在修身之路,很多时候是相互融通的。拳医原本是一家啊!

  老一代的中医家们,为了提高按摩和针灸水平,往往会锤炼太极功夫中的揉球法和震颤法。揉球法有两种,一种是手中本没有球,但要想象手中有一个气球,然后反复揉动之;一种是揉动纸糊的球,体会如果一用力球就会破而如果不用力球就会落地的感觉。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不仅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功夫会出来,而且按摩时,轻重缓急的指法也就有了功底。震颤法一般要求1秒钟内至少震颤8次,这样的频率,用在中医治疗上,可治疗内脏的疾病;用在太极拳实战上,可以让敌人五脏碎裂。

  太极拳因推手(亦称揉手)而训练出来的听劲功夫,其本质和中医的“号脉”没什么不同。如果中医大夫的号脉水平高,进行太极拳的推手(揉手)训练,则必然会事半功倍,太极拳的听劲功夫能很快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太极拳讲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气化理论的来源,很可能源自中医的“气化论”。如果中医大夫们通过传统太极拳的锤炼,体验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真实不虚,对中医的理解,就有可能突破名相(名词术语)的障碍,抵达中医的核心地带。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的经典如是说。

  “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太极拳的经典如是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习练太极拳就是在研习中医啊!而太极拳这个中医,并不需要去学很多中医的专业术语,就是每天盘拳走架,就能祛病强身——很多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就痊愈了。太极拳是中医治未病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