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太极文化 > 太极拳理 >

如何神气合一、打通经络呢?

时间:2018-08-03作者:GJ 点击:

  太极拳是在《周易》哲理指导下,集中医、道家养生和武术健身于一体的“智者之拳”,是练养兼修、性命双修(静心养神锻炼体魄贯通内气)的内家功夫拳,是特殊的最好的动功。

  太极拳就是在一开一合中交和人体阴阳二气成太极一气(内气)的运动。太极拳“技通于道”。那么它是如何神气合一、打通经络的呢?这就要从调形、调心、调息这三调入手。

  一、太极拳的调形

  太极拳拳式简而易学,但每一拳式内意至深,所以其调形有一套严格的身法要求。“打拳原是备身法”,因为太极拳艺就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见身法的重要。它是立身中正的要诀,松开全身的艺术。其要领主要有九。

  (一)虚领顶劲(顶头悬、提顶)

  就是下颏内收而让头顶虚虚领起,头顶若有垂线吊着,使百会穴朝天,这样颈椎就会自然拉长松开,气血便能充盈其间,且使百会、脊柱、会阴成一垂直线,头颈正直,神贯于顶,提挈全身。

  (二)面带微笑,眼神内敛

  面带微笑,就可松开面部的肌肉经络,使两眉间印堂穴舒展开来,不使其夹住气血。眼神内敛,与心意相通而融人拳架动作之中,自然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使心神不致散乱,有利于形神相守,神气相注。而形神相守、神气相注就是太极拳内功的核心。

  (三)舌抵上颚

  舌尖轻轻抵住上颚,以沟通阴经和阳经,又叫“搭鹊桥”。如高血压者可轻抵下腭或齿龈交处。盘架全过程都要如此.这有利于生津。口有津液即以意咽人丹田。

  (四)沉肩坠肘(沉肩垂肘)松腕

  两肩松开,气往下沉,两肘尖常有下坠、内合之意,使腕灵活松开。这样肩、肘、腕三关节松开放长,经络贯通,气血通流其间,且有助于气沉丹田。一耸肩则气浮,气不沉丹田,下盘不稳固。

  (五)含胸拔背虚腋

  含胸是挺胸的反面,两肘外翻,肩胛有略开之意,并稍稍内含,把胸骨柄与两乳头之间的三角地带放松。同时要虚腋宽胸,就是两腋部不要夹紧,而是自然虚开,腋若容球。这样便可打开气门,拉开夹脊(配合拔背),使胸胁部宽舒放松。肩关节为肱之枢纽,夹脊为通督之一关,含胸虚腋相配合,两肩根略有互撑之意,便可使两肩关节松开,两肩骨与胸椎相连的韧带也松开拉长,气血就从后背贯通双臂,上下通开督脉之夹脊关。

  拔背,是大椎穴部后撑,向后上略略鼓起,使脊骨伸直, (胸椎12节)节节松开,由平时挺胸时的向前弯的浅弓形改变为向后弯的浅弓形,恢复到天然的垂直状态,即婴儿态,以利于气贴于背;力由脊发,以利于通开督脉。同时背部肌肉也必然外张松开,使胸宽背阔,胸廓之呼吸肌群舒展开,肺腔扩大,增大了肺活量。要注意,大椎穴向后上领起,但气要向下沉,不可使两肩上耸,保持沉肩坠肘。有人担心含胸拔背容易驼背,这是不必要的。因为随着拳式、进退、虚实的不断承接转换,都会引起全身肌肉张力的重新调整,肌肉会一松一紧地交替转换。即使是同一块肌肉同一个关节被拉长松开,也会是在十个方位中不断变换它拉伸的角度,使其得到不同的锻炼。例如,白鹤亮翅的含胸拔背,便不同于海底针的含胸拔背,也不同于云手的含胸拔背。但其松肩宽胸通督之原则精神都是相同的。

  (六)松腰松胯(蹋胯、开胯)

  腰向后绷劲,吐气,则腰松;臀部略向后坐,似坐非坐,气略下沉则胯松。这样腰劲下去了,而两腿得力。以意将两胯根微微互撑,两胯根与相连的腰椎前后互撑,使5节腰椎节节松开,把内气通督的第一关尾闾关打开,使两胯之间气血贯通,两肾命门性腺系统得以滋养。松腰松胯也有助于气沉丹田。

  (七)圆裆敛臀屈膝

  圆裆,又叫裹裆,自然弯屈的两膝着力,有内扣之意,前不过脚尖,不塌裆,两大腿根撑开,撑圆,与两膝合住劲,会阴部要虚,以意放松。

  敛臀,为突臀之反,就是要两股有力,臀部前送,略提肛,命门绷开绷圆,也就是两屁股向前敛起,泛起,翻起。这样前裆才能合住劲,有助于腰劲下去,气归丹田,使下盘稳固。否则,不仅前裆合不住,就是上体也都扣合不住,上下扣合不住劲,则足底无力,重心不稳。

  (八)尾间中正

  尾闾骨,又叫尾椎骨,脊骨根。尾闾中正,就是要尾闾骨与整个脊柱上下自然垂直,与敛臀相配合,尾闾骨向前托起丹田,小腹有上翻之意;并且与提顶相呼应,头顶与尾闾骨根互逆相撑,使脊椎节节松开,以利于内气通督,且利于立身中正,周身劲整。正是“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九)两腿分清虚实

  两腿弯曲,始终要虚实分明。身体重心要放在一腿上,则此腿为实,另一腿即为虚。两腿不断虚实互换。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意,不使偏浮;实非完全站煞,神气贯注于实腿,支撑全身,有上领之意,不使偏沉。分清虚实,运动起来才转动轻灵,

  重心在两足上交替变换,利用重心的连续变化协调、浑融周身的虚实、阴阳,求中和而达至灵、至空。

  以上几点要领相辅相成,互相联系成一整体,其实质是为了松开全身关节、肌肉,使全身关节都有对拔拉长之意,而整体上又开合相连虚凌支撑、协调自然,从而为打通全身经络、贯通气血,为气沉丹田、增强内气内劲打下基础。盘架中无论定势还是在运动过程中,都必须始终保持这些身法原则的正确。

  身法全面落实之时,就是打太极拳有成之日。

  二、太极拳盘架的调心

  太极拳盘架是打通经络气血、生发增强内气的重要途径,但它是以修心养神为首要。因此盘架以调形为基础,以调息为条件,而以调心为关键。

  与静功不同,盘架动功中的调心有其特殊性。其特点有二。

  (一)以意念引导形体的运行

  心神为一身之主宰,打拳时“意在先”调控动作,一心专注于落实身法松开全身,协调内外。无论是中定

  还是动转中,都要求同时落实诸多身法原则。随时保持全身松开,谈何容易。因而必须全神贯注,神形不可须臾分离,不能散乱走神。如此意守身内周天游走而无所不守,以此一念代万念,就会诱导大脑人静,又不会出偏,却和静功同理,“神返身中气自回”,“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在形神相亲、神气相抱中,和合形、气、神,凝结精、气、神,使周身内外更加协调有序。特别是习练纯熟后,动作趋于缓慢、均匀、轻灵、从容,虽动犹静,动静合一,心神更须内敛,意念更须放淡,就更易进入“恬淡虚无”的心境。

  心静把大脑活动推向一个更高的有序化状态,加强了大脑、脊髓、神经系统的指挥协调功能,提高了人体的心理稳态水平,即提高了心理适应机能。这样就易于进一步提高生理稳态水平。心静则更易求得松开全身,不仅能松开全身关节,进而放松全身肌肉,使全身肌肉似有若无,松不着力,而且还能进而松开胸腔,松开腹腔。哪儿松开,哪儿气血就通流、充盈。松开全身,则全身经络气血畅通,正如拳论所说,“气遍身躯不稍滞”,“腹内松净气腾然”。内心静外体松,周身协调一致,内外相合为一,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

  (二)“刻刻留心在腰间”

  盘架中以意导形虽要意守全身,但以意守丹田为主。这是因为行拳中无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都必须遵循“出肾人肾是真诀”,“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的原则。以丹田为内气出入之门,首先丹田内转,裆走下弧;拳架持平,身体不要高低起伏,以腰胯的前进后退和左右旋转来带动周身的螺旋运动。这种腰胯带动四肢的盘拳,被喻为骨盆体操,腹部按摩,必然会活腰壮肾生精,促进肠胃消化通导功能。不仅一式之动之开如此,一式之合之静(中定)也须静合在丹田。所以必须刻刻意守丹田。而意守丹田的直接效应即是起火炼内,心肾水火相交,即神气合一而化生内气。

  这需要一认识“火”,二认识“丹田”。

  什么是火?心神即火。心神为何称为“火”?因中医以五脏配五行,心藏神,而五行属火,心脑所在之头为诸阳经之会,头顶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穴,为阳气聚集之处。凡是心神专注之处,都是火力所到之处,久久意守身中一处,必觉该部发热发烧,或觉酥麻,或觉膨胀,甚至有跳动之感,这都是神火集中之力所表现。这是因为意到气到,气到血到,意守部位必然气血充盈,器官组织细胞兴奋性增高,机能旺盛。这就是所谓“念力”。心神越静念力越强(注意:不善用“火”者会出偏)。

  丹田,指脐、肾、命门与会阴间的小腹空腔。丹田是气海,又名气穴,中医讲是肺气肃降的纳气之所。

  因此可知,意守丹田,是神意守形守窍之至善之地,以便于在此阴阳相和,心肾相交。一句话:神气合一,炼化内气,聚足内气后由此而通开督任小周天,进而贯通全身经络。

  太极拳盘架,“动之则分而为阴阳,静之则合而为太极” 。即开则气由丹田贯通脊柱四肢达五心(顶心,两手心,两足心),合则五心四梢之气敛人腰脊归丹田。人民大学教授李德印在《太极拳入门》书中说:“太极拳的每一定势,在完成姿势的一瞬间,应有一点向四肢头顶稍稍贯力的意念。”因为在全身松开的基础上,意到气到力到,以意向四肢头顶贯力就是导引丹田气贯通督脉四肢达五心。这说明,盘架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就尝试要打通经络大周天的。

  “妙手一着一太极”。打一着则全身内外开合一次—-外开合即“引体令柔”,全身关节引伸,松开形体、开关展窍柔筋壮骨螺旋圆转一圈;内开合即“式正气从”“导气令和”,内气就会出丹田,通关节,贯窍穴,钻骨缝,入骨髓,充肌肤,滋养大脑五脏六腑,无孔不入,无微不至,贯通全身阴阳经络运一次大周天循环,又归丹田。 “收之,气归丹田;发之,气贯四梢”。“气气归脐,寿与天齐”。

  三、站桩立基

  太极拳盘架之前应先站桩,收势之后应再站桩,其效极宏。

  太极拳是内家拳,须先从内家功练起,可先从无极站桩或混元站桩或三体式站桩开始。这是行拳的基础。站桩是端正身法、学会放松、调心人静、产生内气的筑基功,非此不能人太极内家拳之门。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不站桩,脚底棉花瓤” “涌泉无力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这些宝贵经验都是强调先站桩的。实际上太极拳的每一定式都是站桩,运动起来都是“活桩”。

  下面只简单地强调站桩的几个要点。

  第一,调形要领同于太极拳的九点身法,实际上太极拳的身法是仿效站桩调形来的。

  第二,调心人静是关键。而调心人静则必须与调息相结合。

  第三,调心人静的方法很多,医家、道家、佛家的方法都可借鉴,我的经验是凝神人气穴、心息相依之法最好。

  宇宙大自然生命万物生生不息者,太极一气流行,阴阳气和也。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人体生生不息者,亦由阴阳神气、形神气息和而已矣。人体和、人人和、家庭和、社会和、天人和,乃人生宇宙之大道。一切真善美,皆由气和所造成,不独拳技之一端。太极是最大的整体观,太和是最大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