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闻道讲堂 > 国学堂 >

学习传统文化,贵在求真务实

时间:2017-01-04作者:HUI 点击:

  近年来,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村庄,走进社区,走进车间,甚至走进党员干部的培训课堂,备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热捧的原因何在?一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忙于满足物欲,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道德失范等种种弊病亟需匡正;二来,虽已流传数千栽,中华传统文化直指人心、修齐治平的功用至今未变。故而,在经历了若干年的传承危机后,它再次吸引人们从中寻觅医治社会问题的良方,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慰藉。

  传统文化怎么学?长者的教诲言犹在耳:“贵在要求真务实”。

  以往,我们常常只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特色”,一有大型活动,就在开幕式上向世界“展示”一番,平时则弃置一边,不闻不问。如今,我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意识到了特色的真正涵义,愿意虚心向老祖宗学习,这无疑是个可喜的进步。  

 

  学习传统文化,很多人在课堂上心悦诚服,“老祖先咋就这么睿智呢?”出了学堂的大门,眼光顿时不一样了,看看这人的行为不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瞅瞅那人背离了传统道德的法则,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慨叹越发频繁。可反过来,这些人往往很少用传统文化的镜子正正衣冠、用传统文化的准绳量量自己,若论本人,则“言寡尤,行寡悔”, “可以无大过矣”。  

 

  古人治学,首重人格的完善与道德的涵养,至于博文广识,倒还在其次。 “学文”是在“入则孝,出则悌”之后,“行有余力”才去做的事情。古人修身,尤重反省自己的言行过失,曾子“日三省乎己”,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因为“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是挥斥别人的皮鞭。”  

 

  作为后辈晚生,我们只有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从历代圣贤的言教,从《弟子规》《了凡四训》这些极具操作性的修身名篇中汲取营养,“只见自己过,不论他人非”,从一点一滴做起,克己修身,改过日新。如此学习传统文化,方可完善精神境界,让内心拥有一片宁静安详;方可获得智慧,以淡泊从容的心态面对顺逆境界;方可圆融无碍,与他人、与世界相处得更为和谐。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自己先得到一分真真切切的利益吧。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